-
成都高新區聯合電子科技大學加快四川天府絳溪實驗室建設
四川天府絳溪實驗室籌建工作取得重大進展!3月16日上午,成都高新區召開天府絳溪實驗室組建方案專家咨詢論證會,專家組審議通過了天府絳溪實驗室組建方案。 去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為天府實驗室正式揭牌。作為天府實驗室的4個方向實驗室之一,天府絳溪實驗室由成都高新區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共建,牽頭西部地區優勢ICT研究機構,以成都未來科技城為核心區域,助力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加快成型成勢,成為中國一支重要的戰略科技力量。 從0到1 聚力攻堅“卡脖子”技術 記者了解到,天府絳溪實驗室面向國家電子信息裝備創新…
-
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獲批準在四川建設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近日公布,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天然氣質量控制和能量計量)獲批準在四川建設。該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天然氣領域建設的唯一一家重點實驗室,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為主體,聯合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等4家單位組成。 該重點實驗室旨在圍繞國家質量基礎提升要求,瞄準天然氣能量計量、質量控制等技術領域,開展前瞻性、基礎性、公益性重大技術研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交叉型行業領軍人才,打造質量一流的成果轉化平臺,建成技術國際領先、裝備設施一流的…
-
31家實驗室!應急管理部公布了一批重點實驗室候選名單
日前,應急管理部公布了一批重點實驗室候選名單,共涉及31家實驗室。 其中應急管理部擬掛牌組建的實驗室共有9家,其中的5家,由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河海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和四川大學5所高校作為牽頭單位 。此外,重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作為合作單位,將與應急管理部國家安全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一道,共同建設煤礦災害預防與處置實驗室。 擬首批創建的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達到13家,作為牽頭單位的高校包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南京工業大學3所高校。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
-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P3實驗室)通過認可現場評審
近日,中國合格評定委員會(CNAS)專家組一行五位專家對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P3)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初次現場評審。 現場評審中,專家組按照分工對實驗室的設施環境、關鍵防護設備及實驗相關儀器設備進行了測試和驗證;詳細檢查了實驗室自控系統、工況轉換、電源切換等功能是否正常完善;核查了生物安全柜等關鍵防護設備是否正常運轉;逐項審核并驗證了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考核了技術操作和安全管理人員對職能職責的熟悉程度;抽查了實驗人員對應急情況的處置操作。就發現的…
-
四川高校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獲批
1月18日,記者從科技廳獲悉,科技部近日發文批準依托兩所四川高校建設2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為依托四川農業大學建設的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成都中醫藥大學建設的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至此,我省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增至16個。 為加強中央和地方的資源集成,加大創新驅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力度,科技部自2003年起,通過創新機制、省部共建的方式建設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而此次獲批的兩家實驗室,就依托了四川的優勢科研力量。從2018年以來,四川已獲批建設3個省部共…
-
四川26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建設獲批建
9月7日,記者從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發展改革委今年初組織開展了2020年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申報工作,按照相關程序,已正式批復大數據、軌道交通、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共26個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215個,其中國家7個、國家地方聯合44個、省級164個。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主要依托骨干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開展建設,通過建設工程化研究、驗證設施和有利于技術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機制,搭建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之間的“橋梁”,在推動產…
-
四川新建5家省重點實驗室 目前總數達121家!
開發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研究災害急危重癥護理……我省新增一批前沿科技研究平臺。4月15日省科技廳透露,我省新建認定5家省重點實驗室。目前,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總數達121家。 這5家重點實驗室分別是:護理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全生命周期慢性病護理、智能護理等方向開展研究;敏捷智能計算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專注于解決傳統云計算中心和超級計算平臺難以適應特定行業復雜的工作環境等問題;廳市共建智能終端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聚焦大規模低時延數據傳送等課題;廳市共建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聚焦于中樞神…
-
四川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獲批
國家科技部與省政府近日共同批準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該實驗室為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該實驗室以西南科技大學為依托單位,建設運行期5年。建設運行期內,省政府將每年為實驗室提供10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科技部將協助其建立與業務對口的高水平國家科研基地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統籌國家科技計劃支持實驗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礎條件建設;省科技廳將在實驗室團隊建設、高端人才引進、領軍人才培養和科研條件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保障。 該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有四個:圍繞聚變裂變能利用關鍵…